尿素水解:原理、过程、应用与风险管控全解析
来源: | 作者:上海鲁源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28 | 1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尿素水解:原理、过程、应用与风险管控全解析

一、核心反应机理

尿素水解是通过水分子作用将尿素(CO(NH₂)₂)分解为氨(NH₃)和二氧化碳(CO₂)的化学反应,其总反应式为:

CO(NH₂)₂ + H₂O → 2NH₃↑ + CO₂↑

该反应分两步进行:

氨基甲酸铵生成:尿素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铵(NH₂COONH₄),此步骤为微放热反应。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:氨基甲酸铵在高温(通常≥60℃)下进一步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,此步骤为吸热反应。

反应条件:

温度:通常需121℃以上,工业中常用140-160℃以加速反应。压力:维持0.17-0.6MPa压力可提高反应效率。催化剂:酸性、碱性条件或酶(如脲酶)可降低反应活化能,酸性/碱性环境需加热,酶催化可在常温下进行。

二、工业应用场景

烟气脱硝

原理:氨气作为还原剂,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(NOx)转化为氮气和水。工艺流程:尿素溶液(40-50%浓度)经加热盘管制成,输送至水解反应器,在130-160℃下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。产品气经稀释后喷入脱硝反应器,与烟气混合反应。优势:

安全性高:无需储存液氨,避免重大危险源。运行稳定:密闭循环系统,氨气泄漏风险低。成本低:能量消耗低,运行成本低于热解制氨工艺。

三、特点与优势

快速响应能力

水解反应器上部空间通常储存3-5分钟氨气作为缓冲,瞬时排放量可实时调节,系统响应速度达10%/分钟以上,匹配脱硝需氨变化速率。

设备适应性

水解反应器可布置在锅炉钢架上,缩短产品气输送距离,减少管道热量损失。选用抗腐蚀性材料,并加入防腐空气形成钝化膜,降低腐蚀速率。

经济性

投资成本适中,运行成本低于热解制氨工艺,且尿素原材料丰富、运输方便、安全性高。